上下三千年的中国养猪史,我们的养猪技术真比不上欧美吗?
春秋战国时期,称呼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农人”;宋代和元代,称呼农业生产的人为“庄客”、“农户”;而至明清时期,称呼农业生产的人为“佃户”、“农民”。至此,“农民”一词便流传至今!那么农业生产又是何之概念,百科有云:提指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活动,广泛辖指农、林、牧、副、渔。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农耕文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繁盛的农业,成就了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昌盛襄举,我们巍巍华夏,屹立东方,繁衍生息,发达的农业是强基之石,“农为天下之本,农昌则国盛”,中国几千年的重农重耕,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至为深崇农业安国稳业之道!
古代的如《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便民图纂》、《豳风广义》、《马前农言》、《三农纪》、《农桑经》等农书更是层出不穷,博大精深!而作为农业生产的牧豕暨养猪,古代农书多有记载!而其各个朝代的养猪水平,饲养技术,品种选育可以说在当时也冠绝世界。
从《周礼》、《礼记》到《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许多古籍中,均记载了猪的年龄 毛色 性别而区分的诸多名称,其流行最广者有彘、豕 、豚等。“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在我国是流传已久的农家谚语。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人们对肥料与土壤的关系已有相当的认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一公元9年),由于牛耕区域的扩大,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事业的兴盛,在社会发展中的农业生产出现了第一个浪潮,种养结合的养猪业也随之带来相应的发展。
我国先民利用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互养共生关系,形成了“粮多一猪多,猪多粮多”的良性经济循环,成为我国古代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经济发展重要方式。在我国商周时代,养猪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即是对阉猪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养猪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把内分泌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一个范例,几千年来这一阉割技术,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史记日者列传》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说明在汉代时,我国在猪种选育方面继先秦时期的“六畜相法”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选种育种的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汉朝之前瞻养猪方式多以放牧为主,在某些地区已出现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从众多的汉墓出土各种陶猪和猪圈得以考证,到了西汉以后,为了积肥,又设计建造了各种形式的猪圈:有独立式的猪圈各种与厕所相连的连茅圈和与住房或作坊相连的猪圈,式样各异,不一而足。
《史记货殖列传》,作者(汉) 司马迁 ,道:“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 ,牛蹄角千,千足羊 ,泽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鱼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养有”千足彘”且收入与千户侯等同的大户人家,在西汉前期已常见,以养猪为业的专业大户在汉代已出现,“猪倌”一词由此而来。我国专业化、集化化养猪,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模式,在2000多年就已业有之!公元三世纪晋朝张华撰著《博物志》有载:“商邱子有《养猪法》。卜式有《养猪法》”可惜的是均已佚失。可见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专业的养猪著作,其古代饲养水平已成大气象。
北魏时期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其中就有养猪法示录:“圈不厌小,处不厌秽,亦需小厂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随时放牧 ,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 、十,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正是圈养与放牧有机结合,精料与牧草相互搭配的养猪法的概括,也是从古至今适用我们华夏的农业经济模式。
唐代经济繁荣,养猪业也日趋兴旺,官家与私人均养。官养仅长安司农寺(相当农业部)就有“官豕三千”,私养遍地皆有,不计其数,据《朝野合载》:“洪州(今南昌)有人养猪易致富,因号猪为'乌金”。诗经杜甫“居川时有“家家养乌鬼”(四川称用作祭神的猪为乌鬼)的诗句,足见养猪业的盛行与普遍。古代务农者,以养猪来发家致富,提高经济收入,无论何朝何代都是有之!
《埤雅》,成书于宋代,作者陆佃,本书提到用发酵饲料喂猪的经验。书中载有:“江北陆地,可种马齿苋,约量多寡,计其亩数种之,易活耐旱;割之,比终一亩,其初己茂,用之铡切,以泔糟等水浸于大槛中,令酸黄,或拌麸糠杂饲之,特为省力,易得肥月盾"说明在宋朝时代,利用发酵饲料喂猪已是相当成熟之持有。这个发酵之法在一千多年的今天,又在多地流行开来,古为今用。
成书于元代(1313年完成)《农书》,在养猪技术方面,记载了一些创造发明和可贵的经验。“江南水地多湖泊,取萍藻及近水诸物,可以饲之",多用水草及水生作物喂猪,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其饲养回报是很高的。宋元时期,采取大量利用青粗饲料,适当搭配精料的饲养方式,很好的因地因时制宜,利用非粮类植物扩大饲料来源,这是目前我们国内,一定要继续秉承和发扬,高度规模化现代养猪,高耗粮的饲养方式值得商榷。
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清朝当时各地的养殖已成区域集中化,其养猪发达以河北为首。
《猪经大全》,成书于(清)光绪19年前,作者已佚,是专门论述兽医的专著,系统地讲述猪病治疗方法,共有50种猪病,有症状 处方和插图说明。其此类详细系统的猪科著作,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后才出版!
人类进化论奠基者生物学家[英]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写到:“中国人在猪的饲养和管理上颇费苦心,这些猪明显呈现出高度培育后所具备的性状,它们在改进我们的欧洲猪的品种中,具有高度价值。”
事实上,古罗马帝国在汉代已从我国引进优良种猪,以改良他们的本地猪种的生产性能。通过引入我国猪种而先后育成了罗马猪(又名拿波利坦猪),而罗马猪对于近代西方著名猪种的育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清嘉庆5年(1800年)时,中国猪(广东猪种)被引入到英国,与当地(约克郡和巴克郡)土猪进行杂交而育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约克夏和巴克夏猪·公元1816~1817年又被美国引去,与当地猪交配而育成了波中猪和拆斯特白猪。从中可见,我国古代养猪业发展对世界养猪业发展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养猪业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1959年,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养猪业的一封信》,提出猪应为“六畜”之首,养猪业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后,各种养猪著作接连推出、不计其数,助推中国养猪业屡上新阶,至200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养猪数量最大,猪肉产量最多的国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原本欣欣向荣的中国在养猪业,却迎来了不忍直视的剧变。几千来续存的优良本地品种,短短数年,濒临灭绝;欧美猪种不断引进,数亿花费的引种换来的是欧美品种占据国内98%占比的养殖现状;种养结合的生态农村养猪,已被抛弃,“与人争粮”高耗粮的工业化养猪大行其道 ;千千万万的农民不再牧豕养猪,农业生产行将空心化化;而西方的所谓规模化、集团化养猪,被奉为圭臬,俨然不顾中国其几千来应验可行的中国式养猪!
试问,一个才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其养猪模式就那么值得我们国内大力提倡吗?在欧洲国家都逆规模化,践行家庭农场养猪之时,中国自身几千来的养猪方式方法,就没有发展之道了!想当年,这些养猪技术方法,被海外之国视若珍宝!
“养猪”实为务农之业的秉性,就算是百亿身价,千亿身家的规模化养猪集团的大老板,你还是区区一位牧豕的农民!
《左传·昭公十五年》:“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身价千亿的养猪集团老板,不要数祖忘典,往上三代你们也是农民!中国人的养猪智慧,中国农民数千年在养猪方面的技术瑰宝,请不要糟蹋完了!
更多养猪资讯及产品信息,您可扫码关注百能微信公众号,也可直接通过客服微信联系工作人员。